中華高協理事長王政松指出,教練培訓與球員培訓一樣重要,這項研習活動為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的一環,旨在提升國內高爾夫教練技術、強化教練素質,期能為國家作育更多英才。
研習會分11月13日與16日兩梯次,每梯次兩天,課程涵蓋推桿、短桿、體能、防護、教學器材、直至心理素質,兩梯次吸引78位中華高協A、B級教練報名,提爾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熱情,令所有出席的學員得到一次難得的精進機會。
提爾在中日韓的教學生涯始自九○年代,累積達35年。他告訴《高爾夫文摘》,35年前初到韓國不久就被問到韓國球員是否有能力與外國競爭,「我說,你看著好了,他們馬上就要登陸美國了!」如今已有無數的韓國球員在美國發展,「同樣的情形也將發生台灣球員身上,」他說。
LPGA高爾夫名人堂球員朴世莉在13歲時開始接受提爾的指導,當時他已看出朴世莉將會在世界上發光發熱,「她擁有田徑的基礎,很有力量、願意學習,最重要的,是她熱愛競爭(Want to compete)、想要贏球,而不是如一般人只是試著競爭(Try to compete)。」
提爾提到教練應該扮演的角色,他以飛人喬丹(Michael Jordan)為例,「喬丹不但籃球打得好、棒球也不錯,更特別的是,他在比賽時的表現尤勝過平常的練習,這一點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,」他說:「而我們的工作,就是幫助學能生在比賽時打出比練習時更好的成績。」
提爾進一步闡述,教練應教導學生如何思考、如何建立自己的心理素質,當學生一旦學會,自然無所恐懼。就像基督教聖經所傳達的,不會帶給你恐懼,而是力量、愛、以及正面的心理建設,「我相信,當學生能夠理解這些,在表現上就會有很大的突破,」提爾說。
至於台灣開始有球員自美國大學畢業而轉入職業,但初期職業生涯往往不如校隊時期傑出,提爾指出,球員必須及早跨出舒適圈,畢竟在校時有隊友可以取暖,比賽行程庶務有教練打點,但轉入職業一切都要靠自己,雖然終究還是要有專屬的團隊協助,但越早養成獨立的習慣就越能適應良好。
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!請分享本文,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!